在繁华的广州华林国际珠宝市场,一个名为“域骉电商直播孵化基地”的创新平台正焕发着勃勃生机。作为90后青年李帅倾力打造的“一站式”电商服务基地,推动了珠宝行业的数字化转型与“放心购”生态的构建。
对他而言,商业的成功固然重要,但回馈社会、参与公益,同样是人生价值的重要体现。从为农民工主动垫付巨资工资,到关注非遗传承困境,再到投身社区服务、积极参与各类公益活动,李帅以务实的行动诠释着“达则兼济天下”的古训,用点滴善举温暖着城市,也丰富着他作为荔湾区人大代表和一位企业家的精神内涵。
“当时我意识到,这可能是新的风口”
故事要从2016年说起。在大多数人对“直播带货”还毫无概念时,偶然一次参与电商直播活动的统筹经历,让李帅敏锐捕捉到直播电商的巨大潜力。“当时我意识到,这可能是新的风口。”
广州华林国际市场作为中国最大的综合性珠宝集散地,拥有数百年历史积淀,背靠广东多个珠宝产业带,供应链成熟且品类齐全,更让他确信这里就是梦想的起点。
那些创业初期的画面,李帅记忆犹新。2016年的华林国际市场,传统批发和微商仍是主流,直播电商对大家来说是个陌生的、甚至有些可疑的东西。“没人听过用手机直播卖货,大家根本不信任这种方式。”
为打破原有保守的态势,李帅采用了“笨方法”:在华林国际市场里做走播,播完之后直接在市场里发货。很快,这种“沉浸式直播”引起了商家的围观与关注。“楼道打包的货物都堆成小山了,大家都凑过来看,生意怎么这么好!”
随着合作商家日益增多,直播带货的效果也逐渐显现。商家们亲身体验到直播的强大销售力后,发现这简直太能卖了!于是便争相模仿李帅的模式,用他提供的货自行直播。这直接冲击了李帅的合作模式。
但李帅很快意识到,既然市场需求如此旺盛,与其被动受影响,不如主动求变。于是,他决定“格局打开”,将那些“模仿者”也纳入麾下,“干脆把这些人全签了,以后就教人家怎么做直播带货。”
踏入服务商的行列,是李帅在直播电商领域的第一步。但市场的陌生和模式的滞后,让他很快尝到了创业的苦涩——连找个合适的办公场地都成了挑战。
他至今仍忍不住笑谈:“当时华林国际珠宝档口的租金不低,想租一层两千平方的场地,人家第一反应就是:你们是做什么的?刚起步就租整层?这太夸张了吧!”招聘人才更是难上加难。直播刚兴起,没人懂行。于是,李帅决定自己培养队伍。他开设免费培训,把所有愿意来学习的人聚拢起来,亲自教他们电商的门道,直播的玩法,运营的细节。“手把手地带,从开账户到做直播,再到整个店铺的打理,提供一整套的服务。”
这种全链路的扶持,正是他应对市场空白的关键一招。
如今,记者乘电梯来到华林国际C馆7楼,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域骉电商直播孵化基地”几个醒目的大字。推开大门,一个占地8000平方米的“一站式”服务空间豁然开朗。这里被精心规划为多个功能区域,正全情投入到帮助珠宝商家完成数字化转型:不仅提供线上指导,帮助他们从传统商贸平稳过渡到电商直播;更整合了云仓与质检,实现一体化高效运作;同时,专业的培训、精细的运营数据分析,以及供应链与设计渠道的精准对接,一应俱全,为商家提供了全方位的扶持。
“公益的事情没想太多,觉得对就做了!”
在李帅的角色里,创业者之外,还是荔湾民建副主委和荔湾区人大代表,积极参与各类公益活动。“我觉得这片土壤给你带来了机遇。当它遇到困难的时候,能力范围之内就应该做点什么。”
他积极向慈善会捐款,为扶贫事业贡献力量;前往部队慰问,送去慰问物资,表达对军人的关心;深度参与乡村振兴项目,资助贫困学生、助力党建宣传建设、推动水利和道路等基础设施的升级改造;此外,他还出资参与整修陶轮学社,助力荔湾华贵桥修缮,参与贵州省惠水县明田街道新民社区和龙泉村的市政设施建设维护与环境美化等文化保护项目。在乡村振兴、扶贫救灾、疫情防控等公益活动中充分展现了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与公益精神。
当选荔湾区人大代表后,李帅的社会责任感并非停留在口头,而是化为实际行动。2023年,当得知某装修公司挪用工程款令百余名农民工陷入讨薪困境、生计无着时,他毫不犹豫,主动垫付了190余万元帮助农民工渡过难关。这份雪中送炭的举动,也让农民工代表们感动不已,特意录制视频表达谢意。
对广州荔湾区而言,华贵桥无疑是一处意义非凡、无可替代的文化地标。然而,时光流转,城市发展的步伐不断加快,随着河道逐渐干枯,华贵桥也被迫历经一系列变革,亟待一次精心修缮。
李帅的公司积极承担了华贵桥的修缮任务。
2024年11月,在广州市荔湾区逢源街道党工委和办事处的精心组织下,李帅的公司积极承担了华贵桥的修缮任务。经过一段时间的精心修复,这座承载着荔湾记忆的桥梁终于以崭新的面貌回归。但这件事,李帅并未声张。直到他父母在桥边散步时,偶然发现桥上那块镌刻着公司名称和他名字的石碑,才恍然大悟。老人家回来后分享了这一发现,言语间满是欣慰:“桥修好了,能用好多年,是件大好事。”
尽管参与过不少公益活动,但很多细节李帅已记不清了。他坦言,自己更习惯于做决策和宏观规划,具体的执行则交给团队。“公益的事情没想太多,想到觉得对,就做了!”
“多一个身份,多一份解决问题的机会”
近年,李帅的社会角色日益丰富。当选荔湾区人大代表后,他开始运用自己的商业智慧和专长,为公共事务发声。此外,他还活跃于电商协会、慈善会等多个组织,身兼十余职。他笑称自己是“斜杠青年”,并以此自勉:“每多一个身份,就多一份为大家解决问题的机会。”
李帅提的建议获广州荔湾区十佳人大代表优秀建议。
近年来,他提出的《关于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传统商贸专业市场转型升级的建议》《关于通过互联网媒介和短视频直播平台提高非遗文化项目非遗传承人商业价值有效促进非遗传承与传播》均获得市、区十佳人大代表优秀建议。
非遗文化传承讨论会议。
其中,非遗作为中华民族独特的文化瑰宝,不仅承载着重要的历史和文化价值,更是国家软实力和文化自信的重要象征。然而,非遗传承人在市场经济中难以获得应有的商业价值,生存压力较大,传承难以延续。
针对这个情况,李帅曾撰写过一份建议,提出利用互联网和短视频直播平台来有效推动非遗传承人的传承与传播。这个想法,来自李帅参加的一次区政府组织的会议。当听到非遗传承人讲述他们传承路上的重重困难,特别有一位传承人直言,“都快养活不了自己,这门传承就真的断了!”这让李帅决定做些什么。
建议中,他提到,设立专门机构监督互联网媒介和短视频直播平台上的非遗MCN机构,加大地方政府、关联企业、传承艺人及社会力量间的合作,确保其合法运营,鼓励机构与传承人签署公平合同,保障传承人的权益,实现双效共赢。“后来政府给予了非遗项目一定的资金支持,并且更关注相关会议和支持政策的落实。”
结合自身创业领域,李帅还关注到,近年来,受市场需求多元化升级、电商快速发展所形成的市场分流等因素影响,以实体商业为主要特征的传统商贸业的可持续发展面临严峻挑战。
荔湾西关民俗文化作为广府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岭南文化的典型代表。为此,李帅建议,尝试性引入新的商业模式,例如线上线下融合、智能零售等,满足消费者多元化消费需求。同时他提出,在传统商圈的转型升级过程中,相关产业的配套可以引入互联网平台、短视频制作、直播电商、专业技能培训、品牌发布厅等相关企业,全方位赋能服务产业带。
“我干的事儿,一直都是自己感兴趣的。”李帅这样总结自己。这位1990年生于辽宁的年轻人,足迹遍布北京、重庆、杭州,最终在广州这片热土上找到了归属。
在李帅看来,成功的秘诀,不过是把热爱的事做到极致,把赚到的资源回馈社会。他坦言,比起被称为“企业家”,自己更喜欢“持续创业者”的定位。“我享受创业的过程,相反一闲下来,甚至感觉有点焦虑。”
聊起未来的发展,李帅的眼光已经超越眼前的市场。他希望在持续深耕珠宝产业带的同时,继续做新兴垂类孵化,探索服装配饰,滋补、茶叶等产业带,争取借鉴并复制珠宝产业带转型成功模式。同时,他也表示,自己将继续积极投身社区服务、参与各类公益活动,用点滴善举温暖着广州这座城市。
采写:南都记者张思琦
图片:受访者提供
在线炒股配资公司,红旗策略,炒股杠杆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