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丰优208品种,密植田干谷亩产580.58公斤,稀植田干谷亩产509.29公斤,增幅14.08%;珍桂矮品种,密植田干谷亩产447.06公斤,稀植田干谷亩产380.16公斤,增幅17.6%。”眼下正是广东早稻收割季,7月17日,翁源县龙仙镇的一场水稻测产活动,让村民们现场目睹了良种良法对水稻增产的巨大作用,为当地大力推广水稻合理密植技术,助力粮食大面积单产提升,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
合理密植技术示范田测产现场
据了解,“水稻合理密植增产增效示范”由驻翁源县龙仙镇的帮扶工作队引进,项目在龙仙镇中心村、马山村及新江镇连心村同步开展,共建立连片水稻示范基地3个,总面积达200亩。今年的示范田,以优质稻种泰丰优208和珍桂矮为核心,科学设置密植示范田(1.59万穴/亩)与稀植对照田(0.9万穴/亩),通过精准对比不同插植密度的产量差异,为提升水稻单产提供科学依据。
“目前的测产数据,充分验证了合理密植技术在‘单产提升’和‘稳粮保收’方面的突出作用,为农户增收注入强劲科技动力。”帮扶队队员-广东省农科院水稻所黄章慧表示,翁源县是粤北重要的粮食主产区,年水稻种植面积超21万亩,推广水稻大面积单产提升技术,对我省保障粮食安全和翁源农民的增收都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为做好水稻合理密植技术示范推广,驻龙仙镇帮扶工作队联合广东省农科院水稻所等多家单位,全程跟踪水稻种植管理情况,实地解决种植户的困惑。据不完全统计,今年上半年,帮扶队组织项目团队到翁源召开现场研讨会多次,邀请专家团队到田间地头指导施肥、插秧及田间管理超10次。通过这些举措,系统提升了翁源种粮大户和农技人员对水稻种植管理的掌握水平,加深了他们对水稻关键种植技术的理解,为翁源县水稻产业提质增效和结构优化奠定了坚实的科技基础。
帮扶工作队组织技术培训活动
乡村振兴,产业是关键。据悉,自2024年7月入驻以来,驻龙仙镇帮镇扶村工作队始终聚焦乡村振兴核心任务,主动作为,积极扮演好政策宣传员、资源联络员和项目服务员角色。截至目前,工作队已成功引进水稻示范项目4个,引进试种优良水稻品种40余个,提供优质稻谷600多公斤。同时,帮扶队还积极探索“稻鱼”综合种养及“稻稻+”轮作模式多项先进生产技术或种植模式,从多方面提高耕地复种指数和综合效益,助力农民增产增收。
“下一步,工作队将继续立足当地资源禀赋,依托组团单位优势,深化对接跟踪服务,积极链接专家技术资源,为农户提供持续性技术支持,全力推动先进农业技术在翁源县转化应用、落地生根,以科技赋能翁源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贡献坚实的‘驻镇力量’。龙仙镇党委副书记、帮扶工作队队长杨新龙表示。
作者:章四平
来源:南方农村报
在线炒股配资公司,红旗策略,炒股杠杆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